武艺高有何用?明朝侠客一贫如洗
金庸小说里的侠客逍遥江湖,行侠仗义,来去自如,十分潇洒,然而,有一个问题却没有解决?侠客们的生机如何解决?
例如黄药师,隐居在风景如画的桃花岛,为天下武林所仰望,很是自在。然而,他靠什么产业维持生机呢?难道岛上有海景房出售?靠大规模打鱼船队盈利?书中没有交代。
再如武林各大门派,例如令狐冲所在的华山派,还有恒山派,等等,都没有交代,难道靠弟子们的学费?都无从得知。估计如果金庸把这些俗事写进去,就会影响小说的浪漫色彩。
倒是大仲马手下的剑客比较实在,总得找个职业活下去,例如“三个火枪手”的四个侠客,必须得在国王的火枪手卫队里谋个职务,甚至还要靠贵妇人赞助。基督山伯爵要复仇,还是得靠岛上的一大笔财富。
这里就说说一位明朝侠客,武艺高强却一贫如洗,生计窘迫的事情。
据《清稗类钞》记载,明朝末年的时候,宁国县有位外号刘千斤的武林高手,能够轻松运用一把四十斤中的铁锥。他不光是力气大,速度也惊人,跑步能够追上一匹骏马,再具体一点,就是日行五百里。可以说是又快又耐跑。
然而,力气大也好,跑得快也好,木有什么用?
他有一点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穷。
有一天,刘千斤在家里仰天长叹:“我一身武艺,天下难敌,却吃不饱,不公平啊,不服,不服。”隔壁家的老王正好经过,就说:你傻啊,你武艺这么高,要吃个饱饭那还不容易,你听说过刘将军吗?
“孰使若负奇技者。然志在一饱是不难,亦闻有刘将军乎?”
然后,隔壁家介绍说:“这个刘将军是我老朋友,最喜欢天下奇士,他手下有十个相当厉害的武林高手,“皆天下之至勇”,如今有一个辞职走了,你可以去试试。
于是就去了,刘将军说:“现在开始你的表演”。
于是,刘千斤卖力地表演,也说了自己的梦想,刘将军看了他的表演,听了他的梦想之后,就很淡淡地点头说:你被录取了,明天来上班。
刘千斤就问:那我排名第几。
刘将军淡淡地说:第十。
刘千斤很不开心,他以为是要做第一的。” 千斤自以天下之豪无出其右,今乃作第十人,颇怏怏。”
刘千斤排名第十的画面效果很快就显示出来了,某天晚上将军宴请十位高手,结果刘千斤就坐在第十位,坐第一位的是一名白皙少年,而且是个娘炮,“柔弱如少女“。这个形象很符合当今武侠影视剧的主角人设,然而,那时候还没有金庸和横店,刘千斤的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不服。
事实证明,刘千斤的不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终于要打仗了。
那位排名第一的少年跟骑着一匹小马驹,很弱鸡的那种,说:打仗了,给你个机会当先锋,不过你可以先歇会,等前面电光出现,你就上前杀敌。
刘千斤心里想:你就吹吧。
接下来,请看少年的表演。
那少年似乎会用激光武器,他并不冲锋,只是绕着敌人转圈圈,让后就放电,那电光有一丈多长,然后
然后,刘千斤就冲上去,只要有电光的地方,敌人就废了,任由刘千斤宰割。
难道扔了震撼弹?
刘千斤以为自己到了人生的巅峰,斩首几百级,喜滋滋地到将军面前邀功,却发现少年正在和将军下棋,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刘千斤于是彻底跪了,知道只是个配角而已。
好日子却不长,在军营了吃了一年的饱饭,形势急转直下。
首先是少年辞职了,留下一封信,写什么不好,却写了项羽的垓下歌。
将军很不开心。
开心归不开心,结局却已注定。
几天后,将军打了大败仗,败到连命都送了,刘千斤跑得快的优势显示出来了,捡到了一条性命,从此务农,活到康熙年间,已经八十多岁了。
因为毕竟当过几天军人,上阵杀过敌,见过世面,所以刘千斤一举一动,跟一般的武夫完全不同,别人就忍不住问。
刘千斤一提起自己的人生巅峰,不免老泪纵横,说:天下太平了,也不需要我们这些武夫了。“天下清平,诸君无尚勇也。”
可惜了,其实也可以参加陈近南的天地会,吃香的喝辣的,跟韦小宝称兄道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