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诗仙”李白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2020年2月3日
侠客岛:“10天建座医院,怎么可能完成?”
2020年2月4日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导读: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用类似白描的手法,凌厉地写出了梁山上各色人等人生经历的大致过程。

一百零八员头领的身份,经历各不相同。在梁山聚义之后,忠义是梁山所有人所统一贯彻的宗旨。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梁山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所谓的侠客。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水浒传

在其身上,的确有能够体现出侠义精神的事迹。但是,《水浒传》中的好汉侠客,或者说任侠这一身份,其身上流氓特征的体现也非常明显。这种流氓特征流传己久,在《水浒传》中有着具体的体现与描述。


一、《水浒传》中的暴力残忍

对于所谓的大侠,直接的暴力手段往往是其伸张正义,体现侠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很多时候,这种途径甚至是最有效而唯一的。

而对于任侠或流氓来说,这种暴力也是其行事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不论目的正义与否,或是为了实现自己目标,亦或是为了一抒己欲,严重背离了侠义精神的本质。

在《水浒传》所描写的社会中,暴力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在其流传过程中,曾经多次遭受统治阶级的封禁,其原因不仅在于落草为寇啸聚山林是严重地与社会主流相对抗,也有一系列原因是因为《水浒传》其中的暴力描写。这些暴力事件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战场上的血流成河,也有坊间不和,拔刀相向。

“小忿而杀及全家,皆足使观者称快,然其主人固有可杀之罪,而其合家中数十余口何罪?诸如此类,皆作者欲图快人意,信笔写去未及究其流弊耳。藐法纪而识杀心,更适足开武夫滥杀之风破坏法端在于此。”清代佘治《得一录》

1、家庭关系中的暴力

《水浒传》中的暴力事件与暴力描写,其叙事场景是多元化的。从最简单的人际关系来看,这种暴力,在梁山众人的家庭关系中便得到了体现。《水浒传》全文中,并没有着力刻画各色人等的情感经历与爱情故事,仅用很少的笔墨,将情感,或者说婚姻生活当做梁山好汉人物的补充叙事,而在这些家庭环境中,多出现了对于这种暴力的因素。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水浒传中的好汉

金翠莲被镇关西强行纳妾,三个月内被强行赶出,并被追讨典身银两。武松在飞云浦与张都监相谈甚欢,张都监假意将玉兰许配给武松为妻,却同时暗中设下毒计,欲谋害武松姓名。这种原本应当是和睦的男女家庭关系,却往往都来自于设下的计谋,所以,也不难怪两件事的最终结局都变成了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武松血溅飞云浦的暴力事件。

同时,在梁山好汉各色人等中,本就出身类似于流氓阶级,行为不端的人物,其本身的婚姻关系,便是缘于暴力。

《水浒传》全文中多次出现抢亲,逼婚等暴力行为,小霸王周通强娶桃花山下刘太公之女,带领一干人马轰轰烈烈地前来迎娶,全然不顾刘太公及其女儿的感受。王矮虎下山之时见到一少妇坐在上坟归来的花轿之中,便直接充作了压寨夫人。这种强抢民女的行为,便充斥着暴力的色彩,是流氓的典型行为。

其原因,也无非与这些游侠变态的心理与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的爆发。而每当这种婚姻家庭关系遭到破坏,特别是遭到情感背叛的时候,这种暴力手段几乎是梁山众人面对此情境所作出的唯一选择。阎婆惜与宋江的结合本来就非情投意合,所以在刘唐拿来晃盖寄予宋江的书信时,阎婆惜借此逼迫宋江让步。而宋江用赶紧利落的手段,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黑胖子:

“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婆惜脖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妇人兀自喉哩。宋江怕他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

武松更是将自己的武力用在了通奸并谋害自己哥哥的潘金莲西门庆二人身上,一人身首异处,一人惨遭剖腹挖心。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潘金莲西门庆

在《水浒传》所描绘的世界中,家庭并不是温馨的港湾与温柔乡,而仅仅是展现梁山众人生活的某一场景,而在这一场景中,充满了残酷的暴力色彩。

2、社会关系中的暴力

家庭是社会生活中的最小单位,而当我们将视角从家庭转移到社会之后,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在市井坊间还是江湖绿林,这种暴力色彩就像一块沉重的乌云,笼罩在时代之下。

荒野间盗匪盘踞,梁山,桃花山,二龙山都有强人落草为寇。同时,北方辽族入侵,战火连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暴力的色彩应运而生,暴力的事件也随处可见。

即使是在官府的眼皮底下,在繁华如织,人来人往的街市上,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打得眼棱缝裂,乌珠绷出”。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鲁提辖

雷横对白秀英拳脚相向,“打得脑浆迸流,眼珠突出”,更是有牛二这样的泼皮无赖横行于市。

而在官府势力管辖不到的城外,更是弥漫着浓郁的暴力色彩。母夜叉孙二娘和混江龙李俊的身份都是黑店掌柜的,人肉作坊里“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在浩荡的江水上,李俊更是直接杀害客商性命。更不必说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武松血溅飞云浦等大型暴力事件。梁山上的一百单八位头领,哪个不背负着几条人命官司。

甚至在梁山的江湖世界上,暴力不仅是生活准则,更是一致认为的行为准则。

不仅山寨的发展与生存是在这种暴力下完成的,甚至投奔山寨,都得先取一人性命,称之为投名状。而在梁山的征战过程中,暴力的杀戮则自应当是必不可缺的。三打祝家庄与江州劫法场等梁山出动人马时,无一不是杀得血流成河,也丝毫不管是否伤及无辜,百姓是否遭受生灵涂炭。所以,《水浒传》被历代评点家成为暴力小说,也并不为过。

这种暴力,便演化成了一种嗜杀的变态心理。李逵在江州城手持两把宣花板斧杀得天昏地暗,而在一片血流成河中,即有前来阻止的官府官差,衙役,更多的是原本便围在江州城内只顾着看热闹的平民百姓。而李违不管不顾,一律“排头儿砍将去”。在穆家庄相见之时,李逵说道:

“我自只拣人多处杀将去,他们自要跟我来,我又不曾叫他们。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李逵在江州城

对于李逵而言,杀人己然成为一种乐趣。这种行为不但不能被称之为侠义,反而会成为社会的不良影响面,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因素,遭受世人及后世的唾弃。

所谓的行侠仗义当然要求暴力作为行事方法,然而如果失去了侠义精神的内涵精神作为行事标准及指引,单纯极端的暴力只能将自己内心的欲望极端爆发出来,从而走上亡命之徒的道路,再也没有成为大侠的可能。甚至在李逵,鲍旭等人身上,暴力与滥杀似乎成了一种乐趣。

“文学中的侠盗通常并不嗜杀,《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却杀人如麻。惊人的事例很多,诸如那个疯了似的武松在鸳鸯楼一口气杀了良贱十多口;……无辜受戮的人在小说中太多了,不必尽举。……那种不讳言杀戮的态度是强人心理的特点。”《<水浒传>的来历、心态与艺术》孙述宇

“不讳言杀戮”,便是施耐庵对于这种暴力手法采用了白描手法,使暴力场景跃然纸上之后,采取的完全支持恶一种情感态度。

这种态度的选择,也使得全书中都充斥着暴力色彩,成为《水浒传》的一大显著特征。


二、《水浒传》描述的地下黑道世界

在《水浒传》所描述的北宋宋徽宗年间,并不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的组成与矛盾都及其复杂。

侠客们的身份及社会地位逐渐下移之后,往往多处于社会的阴暗层面,形成了类似黑社会的组织结构,白话小说对于描述这种黑道世界有着先天的优势,而《水浒传》开创性地反映出这种社会现实,将这个黑道世界血淋淋地体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体现出侠客这一形象在此黑道世界中的起起伏伏。

水浒传曾经一直被认为是反映农民起义,体现农民与皇帝阶级矛盾的历史画卷,其实并非如此。

如果把梁山看做一个黑社会组织的话,这个组织的人员出身便非常复杂。在如此复杂的阶级组成下,唯一的一个出身于正宗的农民阶级的,也只有排名末尾的九尾龟陶宗旺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九尾龟陶宗旺

这个小配角戏份很少,所负责的,也多是梁山的土木督造问题。在其他人之中,有遭受朝廷欺压的揭竿而起者,例如晃盖,段鹏,裴宣等,也有家境殷实的公子哥,爱耍枪弄棒的少年游侠,例如史进,吕方等,也有本身就形成规模的地痞恶霸或地方黑势力团体,如揭阳三霸等,也有本身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如焦挺,石秀等。

同样,在这个世界中,最如鱼得水的,便是混迹在黑白两道之间,在法律的交界游走,长袖善舞的江湖人士,戴宗,宋江,柴进等均是如此。

虽然梁山上打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但是从其具体的行为上,便能够清楚地看到,这群黑社会集体实在是没干出什么好事出来。这一点,在全书前期有着非常清晰地体现。作为普通的平民老百姓,所受到的压迫不但有来自官府的横征暴敛,还有这些自称为好汉的直接流氓行为。直接性的抢劫与掠夺不在少数,其他强抢民女,滥杀无辜,甚至杀害活人做成人肉包子的行为都有所发生。施耐庵在全书第一章《洪太师误走妖魔》,便借关押在武当山下的妖魔鬼怪,为梁山众人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位:魔。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洪太师误走妖魔

所以在《水浒传》的世界中,有被黑道人士逼入这个黑暗世界的,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卢俊义,这种遭遇的人物还有很多,李应,柴进,秦明等人均属于此。正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加大马力前行着,突然来了一群梁山泊上的匪人,二话不说,或是阴谋手段,或是威逼利诱,有或者直接掳你上了山。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落草为寇的愿望,宋江“先造反后招安”的计划也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接受。可是正因为黑道人士的需要,直接将其绑到了梁山的战车上,黑道世界的冷酷无情,展露无遗。

除了被黑道人士所逼迫之外,还有一类人,是被整个社会现实所逼,无奈选择了通往梁山的道路。这个社会现实既包括梁山众人所处的黑道世界,也包括与之相对立的世俗社会,共同构建了宋徽宗年间的整体社会风貌。

而无论是哪一层面,都体现出一个严酷的社会现实:奸猾之辈如鱼得水,而真正的好人却屡屡遭受迫害,走投无路,最终往往坠入黑暗的漩涡。这样一种对于好人人生轨迹的叙述,也正体现了施耐庵对于社会的无情鞭答与揭露。

在这个整体的世界之中,世俗社会同样展现出其丑恶的特色与本质,林冲与武松两人都是典型的代表:

林冲原本都有着美满的生活,高官得做,有着不低的社会地位。武松虽不及林冲,但在打虎英雄的威名下,也在官府某得一份差事,幻想着和哥哥之后的美满生活。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武松打虎

这两人也是武艺高强,颇有侠义之风。但平静的生活也终于被来自这个社会现实的恶势力而打破,变得支离破碎。一夜之间,林冲的生活翻天覆地,在官场的前途瞬间黯淡,原本美满的婚姻被迫拆散,就连自己原本的生死之交,也想把自己当做其升官进爵的踏板。

而这一切,只因为一个高衙内试图霸占他的妻子。百般忍耐之后的林冲发现,在这个世界中,要么做一个坏人,要么做一个死人,而好人似乎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武松也是如此,在全书人物中,武松或许经历了最多的人间惨剧。从小父母双亡,与哥哥相依为命,两人虽名为兄弟,情谊之坚却如同父子。成为打虎英雄之后,前途是一片康庄大道,忠于有了报答哥哥的能力了,然而,出了一趟公差之后,却发现哥哥早己经不在人世了。武松在灵堂痛哭流涕,他相信哥哥的死并不是那么简单。此时的武松相信正义,试图用法律的手段去为哥哥讨回公道,然而西门庆买通了官府上下,正义无处寻觅。

武松选择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在暴力解决掉了潘金莲与西门庆之后,昂然走向官府大门,选择自首。这种为兄复仇大义凛然的行为感动了阳谷县所有人,不但官府从轻发落,甚至邻里与曾经的手下都赠与他盘缠与食物。

然而此时的武松,不知道自己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无家可归之后,漫天世界,又可去哪里呢。醉打蒋门神中的武松,是颓废的,施恩与蒋门神与武松三人之前并没有多少瓜葛,明知道施恩是有所目的与图谋,但武松却不以为意,无非是拳脚了事,需要我去出手,只要有好酒相待就行。

而后文中,飞云浦张都监出现在了武松的生命中,武松一度认为张都监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他一度使武松在这种颓废的生活中看到了希望。对于此时的武松来说,钱财等一切身外之物都没有一切意义,唯独希望,是能够让武松重新找到生存下去的意义与价值。武松开始憧憬自己能够重新开始,和自己的未婚妻一道,有着如常人一般安定,美满的生活,便是武松此时的最高追求。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飞云浦武松

可是,这看似美满且有希望的一切都是骗局。在希望与失望的巨大落差之下,武松的行为,确乎如常人一般歇斯底里,然而毕竟作为打虎英雄的他,行为却有条不紊,冷酷无情。武松杀光了自己所见的所有人,手起刀落,没有丝毫的犹豫,甚至包括自己那个给过自己幻想的未婚妻。

此时的武松,己经全然坠入黑暗的深渊,那个曾经阳谷县的侠义捕头,终于成为了一个最可怕的凶犯。“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写在墙上的几个字,不仅是血腥淋淋地爆发,也是与曾经的自己的诀别,从此开始,武松与孙二娘,张青等一道落草为寇,终于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三、《水浒传》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在残酷的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好人往往被恶人所害,坠入黑暗形成更坏的坏人,反过来去将更多的好人拉下水来,行更多的恶

施耐庵不仅将这个底层的黑暗社会描绘地淋漓尽致,同时也细致地剖析了这种黑暗社会所形成的原因。那便是:法律如无法保证一个人所应有的基本权益,那么在地下社会的黑暗势力与世俗社会的双重压迫下,成为一个坏人,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对于侠客而言,从来都是与社会现实而密不可分的。田园牧歌式,不受世俗打扰的江湖世界从侠义精神诞生的那天开始就并不存在。

战火绵延春秋时期的侠客多以行刺这种直接方式去实现雇主的政治愿望,而当政权统一而稳固之后,在侠以武犯禁,文武对立的前提下,侠客与游侠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同时逐渐被社会主流所不相容忍。终于在《水浒传》中,这样一个侠客生存着的世界,被施耐庵用冷静的笔触描绘出来。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水浒传

对于施耐庵的具体身份及生平,学界至今尚有争论,然而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施耐庵参与过元末明初的张士诚起义军,所以对于这些土匪强人的性格特征与行事方式都较为了解,甚至可以猜想,书中某些人物的事迹,便来自施耐庵身边人的真实故事。

同时从全书中梁山众人的人生经历来看,多审讯,定罪,流放,下狱等经历,而且这种刑事诉讼的流程,描写地非常纯熟,可以猜想,施耐庵或许有过在地方政府担任刑名师爷的人生经历,这对于施耐庵描绘这种地下黑暗社会,有着非常直接的帮助。

而在具体的描绘过程中,施耐庵采用了冷静的笔触,无论是对于暴力的犯罪,还是阴险的毒计,面对这个黑暗社会的一切阴暗,施庵并没有报以自己的私加情感。而只是单纯客观地白描出来。不动声色,一步一述,即使是人世间痛苦的生离死别,施耐庵也未多出一处闲笔,就像一位法医,只是将社会的皮囊用笔做成的手术刀剥离开来,然后把血淋淋的真相,置放在读者面前。

施耐庵这种冷静的态度,是符合中国历史上对于史官的一致要求:述而不作

而在文学作品中,《史记》中司马迁为刺客与游侠单独列传,是缘于司马迁看重的刺客与游侠身上所展现出的侠义精神,带有强烈的褒奖色彩。

而在《水浒传》中,施耐庵或许也有这种抱着史官心态,来为社会底层黑暗社会立传的写作计划,这样一个与封建正统相对立的底层黑暗世界,也确实精彩,生动地多。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水浒传宋江

同时,也为侠义精神增添了更为广裹的生存环境,将侠客这一形象全面的体现在读者眼前,忠义之风尤在,然而诸多流氓之举也同样暴露无遗,甚至这些流氓之举反映除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心理及文化内涵,为后世公案小说及武侠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这一点来讲,《水浒传》在侠义精神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结语

梁山众人称不上是侠客,侠义精神在他们身上有着非常矛盾的体现。一方面,仗义疏财,抱打不平等事例确实体现出传统语境中侠义精神在其身上的继承,然而上述的一系列流氓行为,也严重背离了侠义精神对于侠客们的要求。

所以才有了“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的说法,怕的正是年轻人争勇好斗,难以在这种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从而对于年轻人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影响。

梁山众人称不上侠客吗?如何理解好汉们的行侠仗义与流氓行径

少不读水浒

《水浒传》对于侠义精神有继承也有背离,体现了侠义精神与侠客这一身份在不同社会状况下的生存状况,对社会是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的,同时对于后世的武侠小说与侠义小说,也有丰富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全文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