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为何没能像展昭一样成为侠客?
2020年2月10日
侠客岛:有些台湾政客,这次真是脸都不要了
2020年2月10日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流行,事了拂衣去,身藏功与名”

——李白《侠客行》

所谓千古文人侠客梦,可曾想过历史上竟有一支由侠客组成的军队,而的他组织者,既是文人又是主帅。此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所熟知的名人——曹操。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曹阿瞒之所以起兵,主要是因为讨伐在洛阳城内,暴虐无道的董卓大军,当时号称有“十八路反董”大军,不过相比其它诸侯军,曹操其实是个光杆司令。他虽然当时有典军校尉的官职,但隶属于董太尉控制的中央政府,现在他潜逃回来,官位自然主动撤销。

但曹操招兵,前期要比袁绍、孔融、刘表等诸侯要困难的多,因他不是地方大官,又没有自己的地盘,兵从何而来,只得从零开始。

当曹操逃到陈留,在友人张邈及部下的帮助下,散尽家财招募义兵,随后族人曹洪、夏侯惇纷纷响应。曹操军团,便以此为母胎,不断发育壮大。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曹操军团发展军队的方法,不外乎三种途径:

  1. 自己招募;
  2. 吸收合作者或自愿归顺的武力集团;
  3. 对投降军队进行编制。

像他这样的私人团体,招兵就不怕朝廷管。

要知道早在公元184年,自黄巾军起义,天下幽冀徐荆扬兖豫8州,当时整个东汉王朝只有13个州,也就是说全国起码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都遭受黄巾军的影响。

朝廷想管也管不着。

要注意的是,混乱之际,匆忙加入的军队,未必有战斗力,有时还会反咬自己一口,如曹操打青州,打黄巾军。他们的加入曹军目的可疑。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要是没有一支忠诚服务自己的军队,曹军即使拥兵最多,也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曹操大军尤其注重第一种招募方式:自己亲自招募,另外他也很看重第二种方式,如李典、臧霸、吕虔、许诸等人。至于他第三种那些投降军团,曹操采取的措施,则很特别,并没有将其直接解散,然后分别划给自己所钟爱的大将手里,而是将其直接保留。

“太祖既平冀州,遣(朱)灵将兵五千人…太祖戒之曰:冀州新兵,数承宽缓,暂见齐整,尚意怏怏。卿名先有威严,善以道宽之”

——《三国志.徐晃传》

表面上看,曹操此举是为了彰显自己仁厚,实际他是在作。

曹操的心腹部队,主要还是自己原先在扬州所招募的兵马,以及直接由自己统辖的曹氏一族,或夏侯氏。以上的举动无疑是在说:我对外人尚且这么好,更不用说对你们这些早年就跟我出生入死的兄弟。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那亲信的兵马又是从何而来?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畴乃归,自选其家客与年少之勇壮慕从者二十骑俱往。”

——《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

——《三国志.魏书.李臧文吕许典二》

说白了,他们是纯粹的民间武装,来自于“少年”。要注意的这里所说的“少年”,并不是现代我们所说的年轻人,而是指侠客。

“汉代所谓的地方豪族,其实并非只是单纯依靠同族的团结与士土地所有,而是在其家族外沿处,聚集众游侠刺客出身的客,借此来武断乡曲”。

——增渊龙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造与任侠的习俗》

曹操爱将,无论是曹仁、田畴、李通、许诸等人,都是以“聚少年”,早年有侠义之举而备受乡里人推崇。

再看看曹操自己本人“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孟德同族曹仁聚集少年千余人,曹洪拥兵千余,曹纯率僮仆客数百人…也就是说这些亲族组成了曹操的直辖大军,他们是纯粹侠客集团。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侠客,源于春秋末期封建制度的瓦解,那些飘零的士人,仗着“三尺豪情剑”,重情谊,轻生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就是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本身是传统礼法的不忠者。

曹操又有什么法宝,让这一群侠客军团,甘心听他指挥?

传统的军队,士兵与将军一般只有上下级关系,但由于曹操军团的核心是豪侠,一般的隶属关系,自然不起主导作用。那么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信任关系,利用侠客重情谊的特点为其服务。

但重情谊必须建立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之上,所以不论曹操心底里愿不愿意,他都得表现出对自己部下有足够的相信。

这点表现在对刘备身上,曹操就显得很矛盾。一方面他明知刘备非池中物,迟早会跟他作对,想除掉;另一方面,由于人是他招来的,要在众将士面前表现出他一贯的“信任”,就必须克制。等刘备公开反对他,曹操才敢大张旗鼓对其宣战,无非是对他手下的侠客说:看吧,是他主动反对我,并不是我不信任他。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还可以参考曹操与臧霸的关系。

臧霸原来是吕布底下的猛将,后来吕布被曹操所败,虽吕布被斩。但曹操对其部下臧霸,表现的相当仁慈,不仅将其兵马还给他,还将其委以青、徐二州。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考虑到曹操要在嫡系侠客军团做一场戏,也就很好理解。

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时常也有回报。臧霸就在曹操一统华北时,主动将自己的妻儿送到邺作为人质,曹操虽表面说不用,实际并不拒绝,收下这个厚礼。

所谓“质任”:

“上下不能互信,便以父兄子侄作质任,官吏对于皇帝有质任,士兵对于长官亦有质任”

——何兹全《魏晋南朝的兵制》

随后,曹孟德的爱将李典、田畴等人亦纷纷效仿臧霸,将妻儿交出来,送到曹操那做“质任”。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正因为曹操对部下是建立在一种信任的关系之上,他底下的武将辈出,无不为他卖命,对于自己任命方式,曹孟德颇为得意,“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些武将当初跟曹操倒是“情投意合”,但对曹操一手建立的江山是否一样忠心耿耿?

公元220年3月,一代枭雄曹操在洛阳过世,但这时的洛阳城却是寒风肃杀,据《晋书.宣帝纪》记载“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守卫洛阳的两大驻军青、徐两军竟鸣鼓告众,擅离岗位。

曹操大军的核心竟是一群侠客

魏王朝濒临分崩离解,还好新继任者曹丕,处置得当,将这次兵乱的罪魁祸首臧霸,直接削职。

由此可见,若靠单纯的“信义”统辖一支豪侠军团,前期可能奏效,但并不利于江山的长治久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帝王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富贵”的原因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